糖心vlog官方网站在线观看免费:糖心淑女txt下载-《克拉克森的农场4》:乡村“只是你开车经过的地方”?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编者按】

《克拉克森的农场》系列纪录片记录了英国著名主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在乡村经营农场的糟糕尝试,在豆瓣上获得了很高的评分。同时也是专栏作家的杰里米·克拉克森,将纪录片里没有展现的农场趣事写进了《克拉克森的农场》系列图书里。最近,纪录片第四季刚刚播完,《克拉克森的农场4》中文版也由译林出版社推出。澎湃新闻经出版方授权摘录其中一篇,原题为《我的牛不想要你的拥抱》,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第四季剧照,左为杰里米·克拉克森

詹姆斯·梅[1]——思想家、音乐学者兼油管[2]爱好者——曾说,乡村“只是你开车经过的地方”。他认为乡村没有任何值得你住在那儿或是去那儿玩的理由。在他看来,乡村只是连接这个国家中城镇和城市的空地,毫无意义又泥泞不堪,和原子里中子之间的空隙一样没意思。

我希望这一观点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样农民就能安安静静地种地,为大家供应食物。但遗憾的是,突然之间,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定义乡村的用途,而他们都认为乡村与食物没有关系。在这些人看来,乡村的作用无非就两样:一是充当连通河流和海洋的昆虫家园,二是方便那些傻姑娘在别人的私家湖泊里游泳。

前几天,我和一名年轻女士聊天,她连怎么穿长筒胶靴都不懂,但在参加了最近一次的抗议游行,读完了发到她手里的所有环保手册后,她突然就对再野化[3]的无数好处了如指掌。我试图温和地劝说她,但她觉得我冒犯了她,说我影响了她的精神健康。

她接着解释说,杏仁奶也是奶,然后一边喝着牛油果汁[4],一边喋喋不休地谈论养殖肉牛对环境的破坏有多大。

随后,我打开TikTok,刷到一名看上去健康聪明的小姑娘,她从每年前往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朝圣之旅中学到了有关乡村的一切知识。[5]她坚信,只要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并不断念叨“可持续”,大家就会跑到某位公爵面前,朝人家脸上泼汤水。

她并不孤单。在社交媒体上,成千上万的人和她一样,把改装的面包车停在别人的田里,躺在树林里哼歌,以期净化灵魂。这种“伊斯灵顿化”的乡村入侵一波接着一波,农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极其复杂。[6]

曾几何时,牛被用来生产牛奶、牛肉、汉堡、牛肚、鞋子、夹克和地毯。但现在,多亏了这群新晋的意见领袖——道听途说的“标题党”,农民不得不思考如何利用他们的牛群找点儿赚钱的新路子。

这让我想到了东约克郡一些有创业精神的人,他们想出了一个主意:向游客收取50英镑,让他们在谷仓花3个小时抱牛。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主意居然成了。在《卫报》刊载了一篇正面的评论后,那些“库姆巴亚[7]”一窝蜂似的来了。

让我直截了当地说吧,这是个绝妙的主意。如果你不能从奶牛身上挤奶,那么退而求其次,从一群想拥抱奶牛的嬉皮士身上赚钱也不错。因此,我祝参与这个计划的农民们好运。但基于过去两年与奶牛打交道的经验,我必须劝告理智的人们想想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克拉克森的农场》第四季截图

牛的第一个问题是,它们简直就是拉屎机器,整天除了拉屎什么都不干。它们唯一的任务就是起床,拉屎,然后回去睡觉,就连梦里都在拉屎。有时,我会看着奶牛轻柔地啃着一小簇草,只挑选最鲜嫩的部分,然后将其转化为十加仑[8]的粪便洪流。

我敢肯定,东约克郡的农民朋友会尽力确保谷仓里铺满新鲜的稻草,以迎接从伊斯灵顿来的客人。但三个小时的亲密接触后,我几乎可以断言,这些科尔宾派人士[9]离开时的气味会比来时糟糕得多。

还有一点,牛会不断呕吐。它们吞下一小口食物,然后将其反刍回嘴里继续咀嚼。所以,当你在谷仓抚摸它们的后背时,千万别忘了,它们的呕吐频率比大多数年轻男性还高。

此外,还有潜在的危险。当你凝视着那双温柔的棕色眼睛时,你可能会觉得它像老太太的毛线球一样无害。事实并非如此。奶牛并不想杀死你,但如果它在听你唱和平之歌时翻了个身,将你压扁,它可不会有多在意。事实上,它可能会用你被压扁的身体当一会儿痒痒挠。

要理解这一点,你可以让奶牛从桶里吃些零食,然后试着把桶拿起来。你会发现这比举起雷神之锤还难。我并不是动物力量方面的专家,甚至不确定是否存在“动物力量”这么一个领域。但如果有的话,牛一定名列前茅。

那么,有没有其他农场动物可以用来从“开窍”了的环保疯子身上捞钱呢?羊?不行。它们让人恶心,还出奇地壮。猪?小猪还可以,但当你直视成年猪的眼睛时,你会感觉到,如果可以选,你会宁愿回到特斯拉车里,溜之大吉。

去年,莉萨尝试了“山羊瑜伽”的主意。有一天,她的十几个朋友来做了一个小时所谓的瑜伽。某种程度上,我可以理解在羊圈里做瑜伽的吸引力。是的,山羊有时会用头撞人,但大体上,它们只会用牙齿啃你的衣服。并且它们非常干净,连粪便都小巧、整齐、结实。据莉萨所说,这次活动大获成功。但我也注意到,一个回头客都没有。

“山羊瑜伽”

我认为问题在于,人们对乡村应该是什么样的有自己的想法,但现实从未满足他们田园牧歌式的期待。如果你躺在树林里哼歌,蚂蚁会咬你;如果你在别人冰冷的湖里游泳,你会患上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根本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如果你问大多数农民是否拥抱过他的家畜,他们会拿起猎枪给你来一下。哦,如果你推行再野化政策,让大自然重新掌权,你只会得到9.4万平方英里的荨麻丛。[10]

幸运的是,我有办法。我注意到,许多农民把拖车停在靠近主路的地里用作广告牌。那么,与其宣传当地的路虎维修店,不如挂上一条标语:“继续前进,这里没什么可看的。”

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我们就得穿上格子衬衫和钢头鞋,冲到牛津街,要求为我们的拖拉机提供停车位,为猎狐队的马匹提供马厩,并在演讲角[11]建一个屠宰场。

注释

1.詹姆斯·梅(James May),英国媒体人,作者的好友与同事。

2.油管(YouTube),美国知名自媒体视频平台。

3.再野化,一种环保理念和实践,即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减少甚至完全去除人类活动,以修复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这一主张近些年在英国环保人士中十分流行。

4.种植牛油果需要大量水资源,一颗牛油果的耗水量约是苹果的15倍。

5.格蕾塔·通贝里曾现身于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并就环保主题发表演讲,观众反响热烈,但活动结束后,场地遍布垃圾。

6.伊斯灵顿位于英国伦敦北部。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伦敦房价高昂,不少白领选择离开老牌中产阶级聚居区,转而搬到离贫穷乡村地区更近的老式住宅区,并对其进行翻修改造。这一过程始于伊斯灵顿的加农伯里地区,并在60年代逐渐蔓延开来。后来,人们便用“伊斯灵顿化”借指中产阶级入侵乡村地区,影响本地居民生活的现象。

7.库姆巴亚(Kumbaya),20世纪20年代采录的一首非裔美国人灵歌的歌名,意为“来到这里”,这首歌在20世纪中期成为民权运动与和平运动的象征。后来,该词逐渐衍生出讽刺那些过于天真、理想化的人的意味。

8.1加仑(英制)约等于4.5升。

9.科尔宾派人士,英国前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及其支持者或家族成员,该词常用于暗指持有激进或极左立场,尤其在环保、社会正义等议题上态度强烈的政治人物及其支持者,带有讽刺和调侃意味。

10.作者在他的另一本书《克拉克森的农场3:我的猪会飞》中曾提到,他有一块地没有耕种,放任自流,结果荨麻泛滥成灾。

11.此处指英国伦敦海德公园(Hyde Park)东北角的一个著名地点。自19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人们公开演讲、辩论和表达各种观点的场所。

《克拉克森的农场4:自食其果》,【英】杰里米·克拉克森/著 邓颖思、严翠雯/译,译林出版社,2025年6月版